|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修马桶 » 玛莎 » 正文

26年亦庄开发区建成高新聚集区 两万多家企业入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6  浏览次数:37
核心提示:26年前,地处北京东南部的亦庄还是一片传统农业区,基础设施缺乏,放眼望去只有庄稼地、猪圈、鸡场和牛场。26年来,开发区坚持对

26年前,地处北京东南部的亦庄还是一片传统农业区,基础设施缺乏,放眼望去只有庄稼地、猪圈、鸡场和牛场。26年来,开发区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在世界范围内汲取经验、知识和资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北京晨报记者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如今这里已聚集企业两万多家,包括奔驰、拜耳、GE等一批国际领军企业,成为了集高端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于一体的高新之地。

从一片农田到一片新城

1991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也称北京亦庄)。据当年参与建设开发区的一位老领导回忆,“当时北京需要这么一个开发区,可以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又能促进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周边经济发展。”一开始,亦庄这个地方基础设施很缺乏,工业基础也很薄弱,“大多是养猪场、养牛场、小作坊等”。

经过一番努力,1994年8月2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有15.8平方公里;2002年8月,国务院批准开发区扩区24平方公里,加上北侧绿化带,总面积达到46.8平方公里。2010年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兴区和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开发区面积进一步拓展。

如今,入区企业从最初的十几家到目前两万多家,包括奔驰、GE、拜耳、ABB、京东等8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12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近千亿美元,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工程和医药、汽车及交通设备四大主导产业。

“亦庄的扶持感动我二十年”

开发区坚持建设开放包容、竞争公平、政策稳定透明、服务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入驻。据统计,开发区已聚集的两万多家企业当中,外资企业占据900多家。

1994年,日本SMC株式会社的海外生产基地——SMC(中国)公司入驻亦庄。这也是落户开发区众多企业的“老大哥”了。该公司总经理赵彤介绍,公司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半导体、电子、机床等基础工业领域中的气缸及全系列启动三联件。

回忆刚刚来到亦庄的时候,赵彤坦言,“这里很偏僻。”他记得刚到亦庄考察的时候,坐地铁到建国门,打了一个小面的,连司机都很茫然:“亦庄在哪儿?”来到亦庄后,眼前只有一片农田,“连一栋像样的建筑都没有”。

然而作为公司的创建人,赵彤等人还是认定了亦庄。“打动我的有两点,第一,当时管委会的负责人拿着一张蓝图,介绍这是亦庄的未来。亦庄对进入的企业设有高门槛,不是什么企业都能来。第二,他说我们都是创业,要一起努力。企业的发展就是开发区的繁荣”。

赵彤说,公司在1994年注册,1996年破土,1997年开业典礼。1998年,《北京日报》报道了SMC(中国)公司,称这是一家100%的外资、但是100%中国人经营的企业。SMC(中国)公司的建立,使我国的气动技术一步跨入国际一流。

“亦庄对我们企业的大利扶持,感动我20年。”赵彤说,开发区管委会在企业建立之初帮助他们建设了厂房。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开发区的干部来SMC(中国)公司,协助做疾病防控、严格消毒的工作。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企业订单下降了40%至50%。SMC(中国)公司承诺不裁员,而是把职工送到学校培训、充电。管委员接受该企业的建议,将政府补贴发放到减产不裁员的企业,与企业共渡难关……截至2017年,SMC(中国)公司投资额从20亿日元经连续7次增资现已达480亿日元,工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93万元,已达到2017年的86亿元,成为气动行业的领军企业和北京市纳税贡献的骨干企业。

建成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自建设以来,始终承担着北京市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作用,对促进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开发区外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也从销往国外转向销往国内对口企业,以SMC为例,其气动元器件从全部销往国外到现在约60%供应国内智能制造企业。同时,开发区从以优惠政策为主转变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多发挥市场、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创新活力,让外资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对未来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定下了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实现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000亿元,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5家百亿级企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3%以上,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80%。

到2035年,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国家重大战略产业的核心技术、核心设备取得突破,创新驱动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建成产城融合的高水平现代化新城。

 
 
[ 修马桶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修马桶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